慈善捐款——富人的“赎罪券”
顺便谈一下我对这里“慈善事业”的看法,所谓的慈善本来就是富人的赎罪券,慈善的存在背后意味着私有制下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赤贫和巨富本就是一对双生,有人捐款和有人需要捐款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假象,是男权经济的恶果。
慈善捐款是一种虚与委蛇,爱心展示是一种面子工程,当然了,这些原本也不由我定的。各种展览更像是一场处在云端的作秀,空中楼阁的意义太重了。原本的贫富差距太大才有所谓的“慈善”一说,慈善其实既不慈也不善,是虚伪的食利者的谎言,先饿你一顿再给你一些嗟来之食。
况且前车之鉴太多,不仅是被侵吞捐款,那些捐款不知所踪成为一笔烂账,之前有看到一个数据,全世界慈善拨款被用于男性身上的数额是女性的一百倍,说明“春蕾”变“春雷”的事情不少,你在无法控制去向的前提下的捐款还不如给自己花。
捐给这国慈善机构的钱就是丢在水里听个响声罢了,自我麻醉自我说服——“捐了就随缘”。
目前,我不建议普通女性受明星或者企业示范效应绑架,向一些有过不良信用历史的慈善机构进行捐款,除非凭你的能力范围内知道对方机构信息公开透明,善款去向可查,救援真实可靠,而你也有这个意愿主动去做。
如果只是为了求个心理安慰买张赎罪券,着实没有必要,你没罪,真正有罪的人反而大摇大摆地在过奢靡的生活。对于贫困者的帮扶,本来就不是普通人的责任。谁剥夺了她们的资源自然该谁还回去。
我们平日里那些纳税、劳动、付出,已经是同胞背后的支撑了,不必苛求自己,民间互助已经做的足够好了,社会和政府机构本就应该承担更多救助责任。尤其是自己本就生活困难的那些女性,千万不要被幸存者愧疚击倒,先过好自己的生活。
——
@幸存者愧疚这个词说得真好……我老有种在这个社会下活着就是吸血与被吸的感觉,虽然力所能及地在做好事了,但是很有负罪感😢😢
—@作者:或许可以看看(“四、第一性”的*罪与罚与赎——女人无罪)那篇文,男权的确有在刻意制造女人的负罪感。
@好的!!谢谢您!!
—@作者:不用谢🥰
//
@我也会觉得被这个男权社会长久pua之后会很容易有“幸存者愧疚”。但看完文章之后,觉得我需要明白我已经给这个男权社会贡献很多了(虽然很多贡献并非我自愿而是被男权社会强制剥夺)所以并不需要因此有任何歉疚,那些该歉疚的牠们都没歉疚,我更没必要。什么时候能真正推翻现存男权社会建立一个新的女性世界了,才是真正的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她们。朝着这个目标而做出的任何努力,都是在帮助那些需要被帮助的她们。
抱抱妳🥰🥰🥰
—@作者:是的,我希望所有觉醒女性都能够认识到这点。
//
@这个月我捐了钱给美团卫生巾项目,只希望能尽可能给后面的妹妹一点帮助。
—@作者:啊……美团有过厌女宣传来着。
//
@捐款,还不如叫还款
@是啊,媎妹们先都照顾好自己,这才是最紧要的🥰
@说实在话,听到哪个人死了,只要是与我没有半点瓜葛的,我内心都是波澜不惊。比如我对学校里发生的很多跳楼自杀事件的同学丝毫没有幸存者愧疚的情绪。但是这个社会不允许,不允许一个女的这么没有同理心,没有共情力,没有楚楚可怜的害怕,否则你就是冷漠无情,活该被绑在道德的刑架上。
我从小就是这样,上了初中,因为不苟言笑,没有情绪波动,加上成绩优异,被老师一致认为心理不正常(抑郁),甚至还被说成“像她这样的人多半是精神不正常”(也有天才疯子一线之隔的意思)。我虽然有时很愤怒,但也觉得老师见多识广,应该不会错,我可能真的有问题。但是我只见到男性天才成疯子的,没有见到女性天才成疯子的。所以我变得很会演苦情戏(甚至在那个时期我还认为我本该这样),适当地在众人面前掉几颗由生理盐水组成的泪,没什么损失,反倒获得了一群女女男男的支持追随。这样拿到想要的东西会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