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剧来源于什么都要和人比
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圈的更新频率正在逐年地下降,对于“熟人”的倾诉欲也在不断消减,除了一些依旧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沉浸式演技派外,更多人都不会选择再用朋友圈记录生活,除非是众所皆知的所谓“人生大事”,否则也懒得戴上假面继续伪装。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脱掉假面,坦诚相待,哪怕那是因为持续太久而和脸融为一体的假面。但有时候虚假也是一种和平友好。隐瞒是一种傲慢,撒一个谎需要无数的谎去圆。
毕竟可以说谎的社交状态和鸡毛蒜皮的现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网络你可以随时匿名选择性的释放自己的某一个切面给她人观看,而且那往往经过精心打磨,看起来是美好的、令人向往和艳羡的,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和处境,你可以永葆光鲜形象,距离遥远的人也没法戳穿;
而现实生活中朝夕相处的人却不一样,你的谎言一旦面世,轻松就能够被打碎,你可以缺少真诚,但也必须因此接受她人的质疑,人的真实模样是不能够复刻的,就好像平日里生活苦不堪言的人突然开始岁月静好言论,又能够拥有多少信任,大家都心知肚明。
又好像看似快乐的九宫格游客照的背后是拥挤的人潮和汗流浃背的温度,只是在状态发送的一瞬全都被虚浮的快感取代,毕竟虚荣心在这局中总是更胜一筹。有些人其实很难分清楚究竟是「游玩给她们带来了快乐」还是「社交状态收获的羡慕给她们带来了快乐」,自己究竟是为了快乐,还是为了比别人更快乐。
其实,人最大的悲剧来源于和别人比,什么都要和别人比。靠虚荣心和优越感活下去,这是最悲惨的事。
那么记录生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以前任何鸡毛蒜皮零零碎碎的事都要记录下来,像是有很莫名的虚荣心,想表演给人看,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学生时代各类网络社交通通是更新频繁的程度,微博朋友圈人人空间状态,现在一些都消失了,一些平台也都倒闭了。
发生了什么都记录下来供未来的自己回忆曾经的经历,但是真的值得记忆的就算不用状态记录下来也不会忘掉,会忘掉的再回忆又有什么意思吗?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人在城市游走,强烈的即视感让我记忆,证明着原来我曾经这样生活过。
很多人说记录是需要依靠过去的甜来支撑自己熬过现在的苦,没有记录转过头回看,过去就会是一片空白。可是我却觉得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也意味着你现在过得不好,就好像辉煌了两年然后一辈子怀念那两年。怀念过去是懦弱者的自欺欺人,意味着对现在没有信心,对未来没有期待,所以才会沉溺于过去。
真正把树洞当树洞记录下来的人,是不会再回头看的,因为永远在经历新的一切。
我之前说过,如果真的有中年危机,危机也不在于年龄本身,而在于踏入中年后生活的无趣、同质与重复。抱憾的是,她们的人生数十年逐渐从主动选择走向了被动接受,并且称之为命运。
——
@赞赞,以前我就是每天抱着手机,像窥视似的看别人的高光朋友圈和动态,拿别人的高光和自己比较,然后就会陷入盲目比较和自卑的怪圈子。
还有过煞费苦心经营朋友圈,发一条朋友圈就无时无刻不在等别人的肯定回应。
后来,我不再依赖也不再去窥视,自己的心情就越来越好了
—@作者:真好,我们过的是自己的人生,不是别人眼里的,也不要和别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