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中最容易被无视的是对孩子的暴力
在讨论不要打小孩我们要从暴力循环里面解脱出去的微博下曾经看到一个转发,心好像被击中又碎了一次。
女孩说「我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不让我穿高于膝盖的裙子了,全是淤青拿出去谁都不好看。」
其实在家庭暴力中最容易被无视的往往是对孩子的暴力,包括舆论讨论要不要打小孩时,总有一大批支持家长享有天然惩戒权的人即使如此。牠们总是会说“哪里有不打孩子的父母呢”而后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进行找补,这种逻辑非常可笑。
然而我之所以说孩子是父权家庭结构中最弱势的一环,即是因为成年人好歹可以想方设法地逃跑,而孩子不行,孩子没有能力也被舆论压迫不能反抗,孩子只能因为温饱和住所不停地低头、不停地挨打,直到她们幸运的长大成人能够从地狱里逃出去。
我反对体罚虐待辱骂小孩,反对施加暴力,在明知的弱势方存在的局面,任何人都不要给成年人的暴行找借口。控制不住自己不是理由,同理,想通过暴行达到一个好的结果也非常可耻。我不是没有见过学龄前儿童天真的残忍,但教育比暴力更温和也更有效。
能说出「孩子该不该打应该由父母决定」这种垃圾话的人也就是活在这里,但凡是个文明社会,在遇到有来自兽性层面的暴力冲动的第一瞬间一定是克制,是反思除了暴力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解决困境,同时也会为自己对弱势方产生这种冲动而感到愧疚不安。但是垃圾不会,垃圾会把人当作宠物驯养,跟狗一样。
所以才有“听话”这个词,“听话”是“听他的话”。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打骂的母父,都是牲畜。明明有一万种其他方式可以解决,但他们总觉得用暴力能给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形成威慑,更何况说服、教育、寓教于乐这种方式多麻烦啊,直接用暴力多简单。仔细想想,这和训狗驯象让它们产生条件反射没有什么区别。
很多母父并不理解教育是一种革新力量,可以将不文明教化至文明。他们只知道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用暴力去解决,让孩子恐惧害怕从而禁止或驱使她做某些事情。当然,体罚辱骂虐待确实是一种力量,却是一种粗暴野蛮的力量,是强势方妄图获得单方的震慑和权威,是对弱势方的欺凌和压迫。想要好结果有非常多的选择,暴力无疑是最耻辱的一种。而且不一定能有好结果。
也别拿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开脱了,说到底为什么觉得暴力是合理的、可容忍的,是因为从不把施暴的对象当做人尊重。因为你是受我管教任我处置的“东西”,所以我就能有权对你施加伤害,这种暴力是被社会原谅的。这种野蛮逻辑能够大行其道的地方,真可耻。
「体罚虐待辱骂小孩根本没有用啊,小孩根本不会反省好吗。」「谁跟你说打你是为了让你反省?你对暴力有什么误解?真有意思,镰刀割韭菜是为了让韭菜反省?」
至于“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真是非常难得的处处是错,棍棒是错,孝子也是错,如果通过棍棒的方式塑造成了孝子更是错上加错。不过我也懒得解释,不懂的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懂了。
看到一个初中生因为被母父打骂而选择跳楼自杀的新闻,如果我们为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而有一点心碎,至少从自己做起,改变对于威权作恶的看法,母父打骂侮辱孩子就是错的,老师虐待体罚学生也是错的,没有程度之分。
不要一边塑造“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的社会氛围,一边看到孩子自杀又说太可怜了。
孩子才是家庭暴力中最直接、最无助、最底层的受害者,就是社会都会说母父天然有打孩子的惩戒权,才导致那些所谓监护人肆无忌惮地伤害孩子,只有一个原则:如果孩子受害就全都是成人的错。
我想即使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一定有小孩正在挨打。
——
说点难听的话,现在一讨论家庭暴力就是男人打妻子,很少提到打孩子,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所谓的家庭暴力就是权力上游者利用权力结构在父权家庭内作威作福,享受着权力感。成年人对小孩认定自己有无条件的惩戒权,男人自然认定妻子(奴隶)也是归自己管教了,这是一脉相承的逻辑。
——
@(空)
—@作者:孝道一词本就包裹着等级制和无条件的惩戒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