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母父的情绪绑架

为什么等国孩子这么容易出心理障碍,其实展现的除了结构性问题以外,更多的是和等国“父母”很多都是看起来已经成年、骨子里依旧没长大的巨婴分不开。有病的成年人很难养育出健康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之前就说过,他们这种巨婴不敢直面正视自己所做的任何选择或者决定,时刻需要有人托底。所以他们会在半推半就中听从他们父母说的、上司说的、老师说的等等,他们做的都只是社会怎么推就怎么做,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更没有思考过自己想不想做,就跟个可以被人随意摆弄差使的傀儡一样。他们随波逐流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后悔时能够责怪别人。
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办法对自己负责,且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约等于无。而当一个人连自己的负面情绪都没有办法消解,就更别提去帮助梳理孩子的情绪,况且他们做的还是将自己无法处理的负面情绪转嫁给孩子。最常见的就是男人只要是在外面受了气,一定要回家迁怒在配偶子女甚至其父母身上,而越是无能的男人就越会向更弱势的一方发泄情绪。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光是自己没有任何长进,反而还利用结构作恶,给自己找了个任劳任怨的情绪垃圾桶(即孩子)。
垃圾桶一旦接受了太多负面情绪和被倾泻的恶意怎么可能不反叛啊,人又不是真正的垃圾桶。
当然我分析这个也不是说孩子只要被当成垃圾桶就彻底无解了,其实解决方式说起来也很简单,只是做起来没想象中的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自己成长起来学会消解之前被灌输的负面情绪,并且拒绝他们单方面的恶意宣泄,拒绝做情绪垃圾桶。
在我们小时候面临父母高度精神垄断时可能是手足无措无能为力的,我们害怕被抛弃被厌恶,我们因为年幼缺少安全感,为了生存会无可奈何依附于人,所以下意识很难拒绝父母的要求,甚至会因为对他们不满而感到惶恐,并且会不由自主地会去讨好和取乐他们,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不得不“心甘情愿”地充当他们的泄愤机器,以一种献祭的姿态向他们进贡自己作为养料,也告诫自己对于任何伤害逆来顺受,而这种情形下,父母的一次突如其来的怒火和暴力都会造成孩子尚未构筑成功没有任何抵挡能力的精神堡垒坍塌,所以只好一次次崩溃,一次次重建。
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会强大起来,我们会开始正视和接受属于自己的真实情绪,我们也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我们有了朋友,有了同伴,我们除了父母还会和其他人建立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由我们后天自主选择的,一旦令自己感到不适就可以转身离开,所以更容易塑造和维持健康良好的互动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模仿上一辈的相处模式又一次走入迷局的情形,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变成了如何给自己找另一个情绪垃圾桶,这就会变成死结,不在我的建议范围内。)
在这种时刻,我们就不再被父母的情绪绑架,可以有勇气和自信拒绝他们的恶意宣泄,不再害怕因为拒绝他们的负面情绪输入导致和父母精神交流断绝的情形,因为我们还有其他很多人给我们所需求的精神滋养,我们不再害怕和他们断交,即使真的断交也没有关系。浪费让人成长,你觉得那些东西丢垃圾桶浪费了,然后你就把自己当做垃圾桶啊?不能这样的。
再等到你拆解完毕他们之前遗留在你身上的炸弹,就能脚步轻快地走出桎梏许久的枷锁,重见天日啦。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习惯“家长式权威”的人自己从来没有长大过,即使年龄已经三四十岁了,也依旧是如此。
——
@反孝,拒绝做母父的情绪垃圾桶。


拒绝母父的情绪绑架
http://example.com/2025/03/30/parent/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3月30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