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经济下的“慵懒”是一种原罪
这个社会怎么不断发展的?就是靠低成本被压榨年轻一代的劳动力啊。当上位者拿着些馊味的心灵鸡汤鼓励你好好工作,实际上是说努力多加点不要加班费的班!你多创造点价值!我的优越生活靠你们了!打着鸡汤的招牌熬着害人的毒药,然后卖给普通劳动者,就这么简单的事,别上当了。
这里的人均加班时长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世界闻名的社畜大国日本了,这里的法定节假日是全世界最少的国家之一,这里劳动法落实最好的地方是外企,同国人对同国人最狠,这里的双休很难到位,调休都属于朝三暮四耍猴。
所以看到有人分享自己在国外工作,领导不让加班到点就走、一年年假有一个月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说法律既然规定工作时间那么工作时间外就该是个人时间的时候,不要奴性上身说那些人太懒了、生产力怎么办、所有人都要努力“奋斗”的话。少来,现在的生产力完全可以养活所有人,普通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早就超过她们收到的回报了。结果这里的人还在傻乎乎以“勤劳”为美德,为不事生产的特权阶级辛勤劳作的同时骂非洲人穷是因为懒、骂欧美人懒到不思进取、骂东南亚人懒还想要休息。
看综艺看到法国本地人对嘉宾说我们法国人跟你们不一样,我们喜欢慵懒的生活,经常需要休息。然后嘉宾说是的,我们中国人就是对待工作非常的认真之类的。我觉得这完全是两码事,喜欢休息不代表工作不认真,也不代表不能提供劳动力,反而这是尊重人性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听到人说看了什么百家号文章说非洲人懒,只要能吃饱就行,分明可以发展相关工业多赚点钱也因为吃饱了不去做,那里的人实在是太懒了。我就想到,这里不知和被殖民那么久的地方在比些什么,真是与生俱来的自负。她们在你看来的穷是因为被掠夺被剥削,但她们天性很知足,不用每天风吹日晒不用时时疲于奔命不用为生计奔波操劳就可以这样快乐,可以这样慵懒地活着。
我早就知道,慵懒这种性质在这个国度是格格不入的,是会被评价说没有精气神的,是要被严厉批判的,是要被羞辱的。所以,慵懒的发型、装扮、感觉都不适合这里。别地也许是与生俱来的随意自在热爱休息享受生活,而极端崇尚“勤劳朴实”的地方怎么可能夸奖要费力维持的慵懒。所以人不是人,是用来建设社会的耗材。
你被夸勤劳能干,可是然后呢?能者多劳但不得,你活成什么样自己心里不清楚吗?被舆论捧杀而牺牲一切的感觉就不难受吗?就非要拿个牌坊然后逼自己活得不像人吗?这和父权下的“母爱”如出一辙,“父系美德”就是统治阶级用来绑架人的工具,鼓励你勤劳是鼓励你为那些不事生产的特权阶级创造更多价值,让牠们富起来。
所谓勤劳致富是父系社会男权经济下的最大骗局,男权致富的手段在于不合法不合理地利用强势地位和暴力进行的掠夺剥削其她人份额的资源物质,勤劳致富等于劳动者的勤劳致特权阶级的富。所谓的原始积累全都来自恶心的劫掠,男权经济结构不过是合理化掠夺剥削后想要继续忽悠奴隶主动生产参与创造的谎言。
我说你们差不多得了,勤劳不是天性,懒惰才是人的天性。将勤劳奉为美德?特权阶级这么说是为了忽悠你继续拉磨,你自己还这样说就是真拉磨拉傻了吧。如果有谁告诉你人生下来就是要拉磨的,你就该去骂牠们。
假设放在原始母系时期,没有私有制没有大量囤积浪费,譬如对于食物的采用都是要多少用多少,比如你今天需要吃五个桃子,那你就去采五个,根据你的需求来,而不是采五千个喂那些高高在上的特权阶级,也不是看着你采下来的桃子放在那里腐烂浪费,更不是不顾一切地破坏生态环境。要知道你的母辈们也肯定不舍得你像现在这样活着,她们会告诉你你的诞生是爱与期待凝结的,人就应该及时行乐、享受人生。
然而,在这里,不“勤劳”已是原罪,更何况是人人喊打的“慵懒”。然而即使被特权阶层认定是罪,依旧令人心生向往。没有谁愿意每天都像是拼了命一样只为了活着,至少我不想。
——
@施以低价驱使劳动者劳动这个制度太黑了,其实就是免费大量吸血
//
@穷人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几个钱,但是那些特权阶级躺在家里把钱赚
—@作者:因为符合男权的逻辑——不事生产者劫掠合理。
//
@媎妹怎么看待“松驰感”这个词?它和奢侈品的性质一样吗?或者说它只是营销的网络时尚单品,受限于视角,其实我在生活中并没有听过有人说这三个字。
—@作者:抛开这个词语现在已经是烂大街的网络爆款外,其实代表的人生态度是挺好的,是相对于男权下紧绷的工具化人生的反面,如果说它是奢侈品也没错,因为松弛的人生态度确实在内卷的男权社会是稀缺的,从人身上被剥夺而去的,但母系社会就不会这样。不过区别于男权制造的稀缺的垃圾,这种人生态度倒是好东西。(详见“七、朝花夕拾”的*不必紧绷着那一根弦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