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不同阶段反婚废婚的目标
婚姻本身就是一种父权制下的畸形产物,是一种启用才生效的特权制度,一旦启用即意味着一段高强度的人身财产强制捆绑关系产生。即使爱情迷信人士向往爱情也不等于向往婚姻,因为婚姻从未纯粹过一秒钟,从来就不配成为目的和梦想。如果爱情迷信人士执意要将婚姻与爱情混为一谈,才是对你们眼中“爱情”最大的亵渎。
可以思索观察婚姻制度最初如何产生的,当时两个部落之间为达成联盟交换物资等等,美其名曰“合两姓之好”,根本没有考虑个人意愿,就成了婚姻。就后世不管怎么给这个制度打补丁,说是婚姻自由,终于可以自己选择结婚对象了,不必要听从家族强制安排,但也存在隐形强迫。“婚姻自由”这种人造产物才将将出现多少年,就能让你们这些人忘了苦痛,以为那满满都是幸福了?
婚姻不过是权衡利弊的产物,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利益交换和资源分配,目前也不过是在对于男性倾斜社会资源的同时,以表面上共享财产为由逼迫女性走进婚姻,将婚姻与生育强制捆绑,实际上剥夺女性生育成果、绑架女性生育自由,使女性落入高强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中丧失自主权,达成了新时代的异种剥削。再怎么发展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吃女人这个目的。
刚建国应该是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模式的婚姻制度,算得上是反封建反父权,毕竟所谓的“婚姻自由”这种人造产物才将将出现,也算得上进步思想,但毕竟人的意识必然会受时代局限,当时所争取的现在再看就不够用了。我始终认为婚姻本身存在就并不是什么好制度,诞生之初到不断打补丁,都不怎么样。在女性失权的情形下,更是全方位的剥削。
有人就会问,那女性不失权了,婚姻是否能够存在?我是认为重度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强制捆绑,必然是限制个人解放、阻碍追求自我、不适应时代要求关注个人的方向发展的。需要把很多不应该和婚姻捆绑的自由与权利从婚姻制度上给分离出来,解除这种捆绑关系。人就是人,活在这个人间,每一个个体都在追逐的是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和成长,在这一点上,谁都不能替代,也不能援助。说到底是拯救自我,不能将自己与其他任何一个人进行绑定和纯然依附。
天赋人权的确是同等人权,其内涵应含自由爱与被爱的权利,而不是婚姻这种人造产物。反婚是反对一个人的感情生活方式需要被外界「合法」盖章认可,反对因其诞生针对所有不婚人士的野蛮霸凌,反对对于所有已婚人士的资源倾斜等等等等,因为这是同等人权,无论性取向、性别、人种、地域。
婚姻是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强制捆绑,和自由爱的权利无关,所以婚姻自由是一种虚假自由,正是因为婚姻制度令很多人丧失自由,才有婚姻自由这个概念,没有婚姻就不必有婚姻自由。
现行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一面表面风光无限内里苦于虫蛀千疮百孔的围墙,所谓的修缮也只是无济于事自欺欺人的缝缝补补罢了。
个体现在能做的就是,以不婚的选择架空婚姻制度。
——
@作者:婚姻是维护男权社会稳定的工具和基石,将婚姻与生育捆绑,是父权的阴谋。它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更加牢固地束缚女人的脚步、禁锢女人的思想,保证了一个男人无论怎样都有女人及小孩可吃。如果非要说,婚、爱、性、育是不同的四件事,麻烦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