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相亲模式与婚姻
现代相亲模式最伟大的一点就是把性缘关系在婚恋霸权、恋爱至上的背景下做成了新生意,都可以用金钱和财产来衡量,存在本身就是在打破恋爱至上的迷信,仔细想想相亲和婚姻实在是太像了,看不透相亲的人注定也看不透婚姻的本质。
相亲是在接触中把现有的一切摆在天平上一样样明码标价,双方也你来我往地称斤论两,谁都觉得是对方占了便宜自己吃了亏,但其实都在算计怎么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若是势均力敌还好,若是差异悬殊,最后只会剩下图穷匕见血肉模糊的结局。
愿意为了男人牺牲一切的性缘脑往往特别看不起相亲这种模式,觉得太功利了,还要感叹一句难道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吗。可是,婚姻本来就是和“爱情”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制度耶,相亲只是赤裸裸地展示了这点。
相亲,尤其是商业化相亲这种形式,就真的很像畜禽配种,或者就是在市场里买大白菜把大白菜摆上摊挑挑拣拣一样的。说得很难听,但揭开遮羞布就是如此,相亲不过是将婚姻的本质又一次揭露出来,选择相亲的男人是十分明晰自己相亲的目的和想达到的预期结果的,只是女人则还有大部分活在恋爱迷信之中,还以为自己能通过相亲找到所谓的“真命天子”,去问问相亲女男的心路历程你会发现渴婚的人真的很焦虑。
相亲很有意思的,我没有相亲过,当然我本来拒绝婚姻自然也不会接受相亲。但曾经听说过我师妹讲她同学的故事,大学刚毕业,家境不错,为了稳定的生活,听她母父的回家乡当了小城公务员,被同办公室的同事大姐几次非要介绍相亲,后来才知道对象是理发店高中都没读的普通理发师,给她气得想当场辞职。
不是说学历歧视这种问题,也不是所谓的职业差距,但是相亲会让你察觉,尤其是坐在你对面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发现你在介绍人心里是什么样的,能配得上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之前所说“门当户对”。会发现确实有些人并不希望你过得好,也能够发现女性什么样的外在特征一旦和婚姻挂钩,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被当成社会评价的“优点”,一些利于生存的能力又会被当成“缺点”,但同时会明白这种标准对于男人而言是双重的。
所以我会觉得,其实很多选择婚姻的女性不是没有看懂婚姻是什么东西,而是看懂了依旧扑向了陷阱。有时候我们直接评判对方受害是因为“不清醒”、“沉睡”好像的确过于自大,指不定对方自认其实挺“清醒”的,甚至是在考量过全盘处境后做出的决定,因为她们的利害定义和正常女性已经完全不同。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之前说过的,她们在“交易”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计算好自己的成本和代价,她们或许算计了金钱,但没有将出卖女身、后代、女性群体利益这些算进她们付出的代价,不把代价当成是代价,所以有时候才会觉得自己简直“赚大”了。
婚姻本身是将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强加于上的一种父权制的产物,造夫造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保证男人对于后代的合法掠夺。从头到尾,就和你们口中的感情没有任何关系,既不绑定,也不排斥。
现行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一面表面风光无限内里苦于虫蛀千疮百孔的围墙,所谓的修缮对于男权是垂死挣扎,对于女人而言也只是无济于事自欺欺人的缝缝补补罢了,不触动本质利益和立场。本质是父权社会为维护稳定的产物,是为了更好地吃女人而诞生,怎么可能注重女人的利益诉求及自我认知。女人要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婚姻,那约莫是死到临头。
——
@哈哈哈死到临头,还要夸一句我真贤妻良母啊
//
@对婚姻的本质理解越深入就越发无语现代人的相亲模式,最无语没有之一。把自己明码标价(物化),通过一定的商讨(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卖个好价钱(彩礼),再通过一定程序(结婚)将自己卖掉,愿称之为奴隶和奴隶主的前期交易。期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甚至直接跳过了父权爱情这一遮羞布,所谓合适就行。
—@作者:所以之前说女利还觉得自己比性缘脑好,大概就是“我知道婚姻是出卖自己和后代但我卖得好就行”和“讨论谁付出更多更少就不是爱了婚姻中哪能算得清”的区别。
@无非都是在为男人剥削女性开脱,在为自己雄堕为奴开脱,骗得了自己可骗不了别人哦。论如何为奴才不会被剥削得太惨的论题至始至终都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