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为什么不构成个人选择,而是一种制度建构
结婚为什么不构成个人选择,而是一种制度建构
——婚恋霸权、性缘霸权的影响
需要理解的是,结婚并非是一种个人选择,而是一种制度建构——婚恋霸权主义和性缘霸权主义正在影响着所有生活在父权社会的人,这并不是个人选择不沾男不结婚就可以完全避免的事,婚姻制度入侵着所有人的生活,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结婚并不全然构成个人选择,而是延续着男权的生命,把这种涉及基本原则和底线的问题说成是个人选择是非常恶毒的一种观点。
性缘霸权之前分析过很多次,包括性缘关系被视为社会关系核心导致其她如母缘友缘关系皆从属于其宰制之下的具体情形,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可以看以往的文章分析。
在这里讨论需要明白的前提:妙国性缘霸权人士为抢夺话语权,总是热衷于将亲密关系等同于性缘关系,将对爱的讨论限定为性缘关系内的爱情,几乎事事不离性缘关系,企图垄断一切解释权。这本质上是一种霸权,缩小本身词义范围庸俗化其内涵不说,也是在霸凌其她诸如亲缘、友缘关系。包括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很多父系语言的霸权都否定了女性个体的存在,比如所谓“对象”、“另一半”,然而女人回归自然的单人状态,个人即是圆满,无需和另一个人拼凑说什么“另一半”。恋爱迷信可解万难本身就是一种邪教,我每次讨论爱都要打个括弧说明不单指或不指爱情,其实就是受到了霸凌。
而我又重提这件事,不过是因为又至一年结婚高峰期,作为不婚主义者又要收到来自婚人的大量结婚请帖,我个人现在几乎是拒绝的,但家中长辈们依旧囿于脸面不得不去,还要为此付费(而且是收不回来的),所以我依旧被迫为婚女的背叛负责,这非常令我恼火。婚恋霸权主义者们其实很难反思到自己作为男权社会的序列内特权者日常对于独身人士各种霸凌和歧视。
首先讨论结婚仪式,婚恋霸权人士搁这表演找节日找仪式感找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之前姊妹所说“婚礼仪式不仅是女性所有权转交生育权让渡的公告,更是对性缘关系的庆祝宣扬,是对男权体系最小单位性缘家庭的巩固和维系。”
而我却觉得不仅仅如此,婚礼仪式更是男权对于女性群体的一种挑衅和示威,仪式背后更多意味着婚人获得社会公开认可和宣传,表达这是一种优越于其她生活方式的赞扬,这也是我之前说过为什么婚女如此喜欢找废婚女权承认她们生活的优越性,因为她们需要确认自己在男权序列里,确认自己的序列高于自然女,确认自己结婚的行为是受社会支持和引导的。
这种公开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炫耀”,是昭示着霸权,认为结婚是一种“好事”,需要普天同庆本身就是在扭曲女性的正常认知,男权在得意于自己无痛无伤地就又掠夺了一个女性去牠们的立场,而热衷于这种仪式的女人大多早已经是傀儡,可惜我真的不爱呆在菜市口看现代社会的当众砍头。
再谈结婚为什么构成对于自然女的霸凌,被裹挟进所谓“人情世故”要求自然女为婚女走进坟墓敲锣打鼓欢呼喝彩是其一,这代表着对于不婚选择的一种霸凌,即和婚姻根本没关系的人都需要因为别人进入婚姻的行为,而给她们提供部分生活成本和社会支持,如果这不算霸凌的话,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才算。
婚恋霸权主义几乎无孔不入地掺合进所有人的生活,这是男权社会的恶意操纵。包括我在公开场合(指互联网公开平台)对于结婚随礼这件事说一句婚人能不能别邀请不婚主义者,都会被陌生婚人指责说:“不邀请你谁知道你们会不会臆想些什么”“你们会觉得对方看不起你们”。
这种对话模式本身就是霸权的体现,婚恋人士们对于单身人士的刻板印象和负面想象简直生动形象,婚人以己度人的结果就是认为单身人士可怜且应该被她们看不起,父权下的等级制是交织绞合程度相当之深的。权力结构几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最典型的:家庭、职场、师生等等,当然包括婚女对单身自然女的攻击也是基于婚恋霸权下婚人的权力(实际上她们还享受男权社会红利)。
但拜托,单身真没婚女说的那么苦,你觉得你单身的时候苦那是因为你本身就很苦,即使结束单身依旧会苦,跟单不单身没关系。无知者请勿凭空造口业。
再谈婚姻对于女女联盟、女性情谊的割裂与分散,世上本应该最稳固的母女联结,被婚姻打散,被父权侵蚀,女儿成了孤女,母亲成了妻母。世上本应该最真诚的女女联结,也因为婚姻,逐渐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多少自然女都有过友人一旦结婚就再难有顺畅流动的交谈和情感互通的感受,婚女为了她们的父权家庭而主动割裂女性友谊的例子比比皆是。
包括之前姊妹所提,结婚仪式中的“伴娘”实际上也就是婚恋霸权割裂女性友谊的铁证。姊妹情谊成了性缘关系的陪衬品,才叫做“伴”,包括婚女结婚后社会活动的减少,社会关系的断联,社会交往程度的减弱,丧失对于人生脉络的掌控力,无不在证明着婚姻本身就是分裂女性力量,割裂女性联盟,分化女性群体,将女性个体逐个击破的工具。
所谓婚恋霸权、性缘霸权主义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宣传婚恋、广播“情感纠纷”、霸凌单女,所有人都要去关注婚人的一地鸡毛,这些都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但是单女说一句自己反婚废婚,在她们眼里就等于指着她们鼻子骂她们出卖自己、后代、女性群体利益,这时候就觉得刺耳了,就听不下去了,就知道大放厥词说“你们干涉我选择自由”了,就知道大骂你们不尊重我你们太极端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被婚恋霸权性缘霸权洗脑的人皆认为自然女应该处于她们序列下层,应该吹捧着她们。婚人的议题必须放在社会核心位置,被所有人关注着,因为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但凡你有不想掺和的念头,但凡你不觉得她们应该活在聚光灯下光芒万丈,她们就会觉得你要“造反”。
传统婚姻在符号价值序列里的特权地位,不是婚人不承认就不存在的。然而已婚的跑来说被反婚者排斥真的是够无耻,就是不要脸到这种程度,霸占社会议题绝大部分还不够,还需要废婚者主动腾出自己的空间给她们提供尊重和祝福?还要觉得终生不婚人群对她们的态度不好,也是,得为她们进坟墓喝彩不然都叫不尊重她们,特权人群的优越感在我这种拒绝序列的人身上找。我凭什么要为拖女性群体下水的叛徒行为祝福?
婚恋霸权、性缘霸权对男权社会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恶意矮化其她关系的存在,如友缘母缘关系等。又因婚恋以性缘为中心,传统家庭以婚姻为基本组织形式,潜移默化地扭曲当事人对于外界和自我的认知,加之一对一性缘关系本身的排外性,将其她关系拒之门外,大批量地塑造后天孤女,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
所以不是单女要和婚女割席,是婚女要和单女割席。也不是女儿抛弃了整个原生家庭,而是整个原生家庭容不下一个女儿。不是女性拒绝对话,是对方不配合的态度让对话无法进行下去。女性被遗弃被羞辱被背叛,不是孤女胜似孤女,还要背上千夫所指的罪,这才是真实处境。
但不要难过,我们要联结起来。
婚女想要获得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这点,我是不会继续惯着的了。
——
另附和姊妹讨论中她的一些金句:
其实主流制度的内容,本就是包括其表象被一次次表演出来强行推销强行索要关注和赞美的。这才是为什么,把主流的方案说成是“一种选择”来逃避批判的论调站不住脚的核心原因。正是因为它不是“自由选择”,而是一旦身入其中就急忙寻求对价转移成本的符号权游,所以她们进入了婚姻,就会迫不及待的声明自己比不结婚的人体面,她们用自己的事实行动印证了“自由选择”的虚伪。
表现“婚姻幸福”是所有已婚者对婚姻制度的义务,也同时是他们兑现相对于不婚的特权的途径。主流人士的侵略性很强的,不光要尊重要祝福,人家什么都要。要你无时无刻的关注、要你即使在她不在场的时候话题也围绕她、要你理解所有她给你制造的伤害(就像她自己上赶子理解老公男朋友还有臭规矩极多重男轻女的爸妈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一样)。
婚姻对人的日常打扰就是这样无孔不入的,这也是它是“制度”而绝不是什么“自由选择”的铁证。不是说人家俩结了婚悄咪咪的自己俩人知道自己俩人定规矩只影响结婚的当事人,而是会尽可能的把所有人扯进来。所以仅仅不结婚也远远没脱离婚姻制度的影响,不说恨嫁的,就算你真的对婚姻毫无兴趣,婚姻制度及其实践者们也不允许你毫无兴趣,你要存在在那里证明他们的婚姻相对没有这段婚姻的优越性,不管你存在的形态是作为“恭喜”的背景板,还是作为想结婚而不得的婚姻预备役成员在“羡慕”他们,还是作为干脆不想结婚的“变态怪物疯子”。
——
@曾有远赴几千公里之外去参加大学最好的朋友的婚礼的经历。而且在回程高铁站大哭一场,因为我知道,我从此失去她了。
—@作者:婚姻对于女性的割裂是非常有效的,对于女性联盟是非常重大的打击。
——@我对这句话太有感触了。其实在我女权意识还会觉醒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婚姻会割裂女性之间的联盟。几年前我两个很亲的表姐相继结婚了,我都被邀请做了她们的伴娘。婚礼现场很热闹,我的两个表姐看上去也很幸福很开心,但我作为陪衬站在旁边,只觉得落寞和悲哀,因为我知道以后我会淡出她们的生活圈,她们的丈夫孩子将会成为她们的核心。和她们躺在一张床上追剧看电影,谈天说地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现在也就逢年过节会聚一聚,平时基本就是断联的状态。一方面婚后的她们又要工作又要顾家,真的很忙,另一方面,我作为已经觉醒的女性和作为婚女的她们真的没什么共同语言了。哎,就挺心酸的😔
/
—@参加这种昏礼不仅要拿走我的钱还要骗我眼泪,以后就算被邀请也不会去(气人)
—@若未来不幸也被邀请参加了她人的昏礼,我会像参加了她们的葬礼般难过😖
——@作者:我这几年被邀请都不会去的,不想给婚人提供更多关注和目光了,当然也包括钱。
//
@在我割婚礼现场看媎媎的文章5555,真是太难啦,看到一出父权与夫权的交割,心塞。还要花费我时间精力金钱,简直气炸了!
更过分的是我妈把我的房间布置成我割的婚房,之前我闹翻过一次,没用~我妈干脆没通知我,只让我吃席去。不然我敢掀翻了我房间
—@作者:事实证明,自己选择不婚也依旧不改变在被霸凌。婚人是真的很无耻的。
//
@大学时候最好的朋友国庆要结婚了,想到这件事就心酸,莫名哭了好几次。很不想去参加婚礼,但是又担心破坏友谊,结果老板发疯国庆调休继续上班,正好不能去了。前几天和她见面长聊了一次,发现她也对婚姻制度很不满,甚至会羡慕单身女性,但是却还是要走入婚姻了,因为觉得扛不住家庭压力,因为和男朋友在一起七八年了,没法说这个时候不结婚。我本来以为她对婚姻有期待所以结婚,那样我觉得道不同以后就渐行渐远顺其自然吧;但看到她这样也要结婚,心里真的好难过,很多好朋友都一个接一个结婚了,没结婚的也在羡慕结婚的,很多女性话题没法互相探讨了,真的好心痛
—@作者: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觉得“对”的选择,能被推着去结婚未必就没有她的个人意志在内,能在这一步妥协未必就不会在下一步妥协,当然,日子还长着,也未必不会回头是岸。不必为此过多伤怀。
//
@最后两段的讨论突然觉得,如果把婚姻改成“恋爱”也非常贴切。看到女性朋友在恋爱后炫耀恋爱的美好和幸福,也是一种骗人进入性缘关系的洗脑手段。
@太一针见血了吧!!!这要是能放进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没这么多性别压迫和失足女孩了
@1.婚恋异性恋霸权,把家庭和爱仅仅限制于男女之间。
2.婚姻割裂女性,婚女嫁人以后利益完全和男性捆绑,背刺女性群体利益
3.男权社会认为女性的价值是男人的附属品为男人服务。
4.男本位评判一切,婚姻利男损女,所以美化供奉婚姻,造谣污名化不婚,贬低阻拦离婚。
//
@不从女权角度看也对“结婚”没有好感,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时间,把大把精力花在照顾别人上,反而做不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完了我觉得这婚恋之事的确挺霸权的,明明是自己的事,愿不愿意看个人选择啊,你非要结婚我又不拦你(何况也拦不住)但是为什么社会上那么多人谴责非议不婚人士呢?(尤其是对高学历女生)为什么不能尊重别人不结婚的自由呢?自己婚姻怎么样心里应该多少有点数吧,我严重怀疑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怀有比较阴暗的心理,就是觉得凭啥你不用受结婚的苦😒
—@最后一点“怀有”我很同意!我亲妹现在就变成大婆来对我说:“你不知道老家的人是怎么看你的。”呵呵!她婆家对她反正不好,但她还要来教育我。我怀疑她就是故意的。
@那你妹妹还是太在意别人眼光了,话说回来,至亲之人也要对你不结婚不生孩的选择指指点点,再扣上“自私”等的帽子就挺让人心寒,毕竟外人怎么说你也只是偶尔听到,耳不听为净就是。家人也要这样“道德绑架”就很无语,搞得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一样,不害人不害己也要被这么非议和诋毁也是够够的了。
—@hhh我们家根本不和老家的人住在一起,基本没有任何联系,所谓老家的人根本没见过几次面,是假父在意老家的人的看法,但我妹妹跟老家的人根本没什么联系的。哈哈哈哈哈,我觉得她就是心里不平衡
—@作者:她们对于脱离男权秩序的人不满是很正常的,她们在教训自己认知下低于自己序列的女人,然后在我们身上找支撑她们千疮百孔生活的优越感。
/
——@是哦,我感觉一些婚女自身有着匮乏感,无目的,不自洽,甚至会有一种死气,还喜欢吸活泼单女的生命力,说到这里怎么给我一种男的的感觉!
—@作者:她们的苦一部分来自男权制度的压迫,一部分是自找苦吃越吃越多。
//
@从身边的女性朋友开始恋爱我就基本不她们往来了。我很讨厌女性的谈话中心转移到y身上去。以前还会耐着性子听两句。这几年完全就是会直言不想听,所以慢慢她们也会疏远我。前两天我发小说她要离婚了我还激动了好一会儿,还主动说帮她找律师找民政局朋友咨询流程等等,最后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帮她考虑下一步动作,而她只不过提起罢了,像是另外一种撒娇。气得我咽喉炎都犯了。
—@作者:真正能下定决心离婚的都是少数。有些看清了依旧在“忍着”。
—@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我们还有不少同路的媎妹👭
——@作者:婚女自己也未尝不知婚姻对于女性的割裂哦,是她们自己主动选择的。
//
@最近有朋友告诉我,她明年五一或者十一结婚,想让我当伴娘😑为防我拒绝说还有个共同好友也会去😑😑要不是顺道可以找我最好的朋友真想果断拒绝。不过还是借口项目忙不知到时有没有空。
我朋友已经很少了但是结婚的比例还是很高,这些朋友属于曾经很亲密但是现在不会讨论女性议题,全是所谓“面子”。但是另外两位朋友更加亲密如果她们结婚我大概会断联(大概吧,希望如此)我总担心朋友都丢了,我就无法像常人一样放心倾诉
—@作者:不要担心,一个人身边的份额就这么多,不合适的人不走反而会挤压合适的人来找你,有旧人离去就会有新人前来,随着时间的洗刷,留在身边的人逐渐都会是和自己类似的人。
//
@而且我很讨厌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女性去规训单女,因为心理咨询师的特殊性就在于人们会倾向于信任她们,而且更信任女性的单女也容易被骗。
—@作者:目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我觉得心理学本身效用有多少是不是伪科学都不好说。人的心理问题是很主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