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缺乏精神滋养,就不要深陷一对一性缘陷阱
性缘脑、讨好型人格、极度缺爱这些特性在父系社会很容易毁了一个普通女人。
而其中最致命的应该是极度缺爱,因为极度缺失爱的精神滋养(环境所限、大多数人没有办法获得母缘支持),而被父权谎言趁虚而入。
被父权长年累月地欺骗以为自己不被爱的状态能从一对一性缘关系中得到解脱(社会刻意矮化友缘关系、神化性缘关系,制造恋爱迷信)。
又因为缺乏自我支撑,阻碍人追求自我,导致她们为了维系摇摇欲坠的性缘关系而被迫养成讨好型人格。极其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不停地对外付出,自己没有获得精神滋养不说,反倒是一直在滋养对方,结果反而更容易因为一段关系要死要活。
其实既然知道自己缺乏爱的滋养,为什么还要深陷一对一的陷阱呢?这世间的爱多种多样,从亲缘到友缘的关心爱护,甚至陌生人的善意也都是一种滋养,能够带给你的并不会比性缘关系少,甚至比性缘关系更稳定持久。既然知道自己的精神状态像缺水的海绵,就不要在一个人身上找答案,而是在多个人身上找,形成多维的双向互动,不再单一核心,降低依赖程度呀。
一个人被制造成孤岛往往就是因为过度投入这所谓的一对一性缘关系,被占据了大多数的注意力和时间,导致其他关系难以维系。但是明眼人就能看出来,这种付出回报性价比极其低。
趁早逃离恋爱迷信吧。
——
一段和姊妹的对话:
@慎优游:之前看过另一个女权博主说,她认识一个渴婚女,对方并不排斥和女性朋友同住,但是她觉得对方始终是会结婚的,到时候她就又孤身一人。或许渴婚正是渴望稳定而长久的关系,所以除非男人特别差,否则不愿意离婚,而是能维护就维护。
@作者:婚姻就是最典型的将女人变为孤岛的方式,比恋爱更狠,将女人各个分开,阻止女性联结,实际情况就是绝大多数女人结婚以后就会和社会不同程度地断联,而断联后又更投入婚姻,就这么反复进行,简直是恶性循环。不过我觉得非要在一个人身上找一辈子也挺畸形的,负担太重了。
@慎优游:比起广泛,或许稳固长久才是女人的渴望。而友缘是自由松动的关系。性缘以婚姻为包装,洗脑情比金坚,正投其所好。人与人之间真正稳固长久的只有母缘,但这又往往不可得,只能转而投身性缘。
/
@姜橙子2021:(空)
—@作者:但性缘本质并不会比友缘更稳定长久(长期的矮化友缘导致偏见太多),性缘本身也很松散,而且性缘由于单一性导致所获甚少,友缘因为可以多核心反而总体来说比性缘更稳定(不是一段和一段比,而是总体来看),能够更坦然地接受分道扬镳,在母缘缺失的情况下要自救,也许友缘更适合女人。
——@慎优游:所以会出现渴“婚”女,通过婚姻捆绑人身财产,并通过婚礼将捆绑关系昭告天下。一切的目的都是给一种不稳定的关系戴上枷锁。然而男权社会枷锁通通是给女人的,能不能想通自己是在作茧自缚缘木求鱼,只能靠个体自身的觉醒。
—@作者:是的,所以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戳破这些蒙蔽她们的谎言,让她们更快地自我觉醒。(当然对于她们觉醒本身还是得靠女性自己)
——
@看得莫名想哭…如果没有看到这些的话…也许会愚蠢地投身婚姻吧…就是说最后还是要靠女性自己觉醒,谢谢你说这些,有一种得救了的感觉🥺
—@作者:早点醒过来,迎接属于女人的新生,是好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