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必从妻母身上追逐自己生命的意义
前几天晚上做梦梦见一个女孩对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你好像并不爱我,而后并没有等来她妈妈的回应,梦境中面临的只是一片比海更深的沉默。我想起这个世上关于人性有两个不能触碰的问题。
对于母亲:“如果可以选,你还想生现在这个孩子吗?”
对于孩子:“如果可以换,你想降临在现在这个家庭吗?”
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活在父权家庭中的你对你母父说我其实觉得你们好像并不爱我,她们会作何回应呢?
是会以为你在和她们开玩笑所以笑着打哈哈地糊弄你说你这是想太多了,还是会怒不可遏地认为你挑衅到了她们的权威说你不孝你是白眼狼,又或者是恍然大悟后遮遮掩掩假装难过地说你怎么会这么想,还是会惊讶地低下头说怎么真相被你发现了。
或者说她们的「爱」更像是一种从众的表演,虚伪的面具下是波澜不惊的心,所谓的关心也是一种掩饰,她们其实根本吝啬于提供高质量的陪伴与支持,目的仅仅是任自我感动中汲取虚荣心和优越感,所以她们往往热衷于多年后幡然醒悟的戏码,却从未反思过早那么些年究竟干什么去了。
怎么说呢,孩子很多时候很难避免有这种感受:即母父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她们的虚荣心。那些孩子们的一生只是她们为了伪装成“普通人”而制作的工具,因为害怕失格而模仿套用,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当成自己完成上交的任务,因为自己亦步亦趋地走在既定道路上,所以只要对方有任何企图逃脱社会主流的行为即是失控脱轨,招致的只是横加指责肆意埋怨,譬如不婚。
妙国母父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说我爱你,然而每一次说我爱你的时刻几乎都是带来伤害的时刻,她们的「我爱你」后面总是跟着「我这是为了你好」「虽然结果不好但是我心是好的」「哪有想害孩子的母父呢」「我错了但你要原谅我」,这种日积月累的洗脑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伤害行为找到正当性和合理性,结果却让对方形成应激反应,会让人有种错觉,原来“爱”竟然是带来伤害的。
而后,被伤害长大的孩子自以为读懂了爱的真谛,对人讲起爱来头头是道,核心就是,爱等于伤害。这几乎成为了刻在她们骨子里面的条件反射,这种日积月累的情感训练就像培养巴普洛夫的狗一样,即使孩子日后要将此毒拔出也必要伤筋动骨。
妙国母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后来也学会了新的台词,又开始说她们也只是第一次当母父,需要获得孩子们无底线的原谅和宽容。你以为她们终于有改变了,但是她们依旧无法正视问题和错误,依旧利用权威混淆是非黑白,所有一切伤害行为在她们眼里都可以用“爱”来解释。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每一次你告诉你的女儿:你吼她,是因为爱她。便是教她混淆了愤怒与好意。等她长大后便会信任伤害她的男人。因为,他们看起来跟你好像。」
然而已经是成年人的各位母父从来不会反思为什么会这样,也不会自省自己给孩子带来的一生伤害,让她们囿于不幸的原生家庭数十年,本应该存在的母,本不应存在的父,失职的叛母,虚假的伪父。
不会反思为什么孩子会认为她们爱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能够带给她们的虚荣心,更不愿意承认孩子不过是她们伪装成正常人普通人进行生活而向父权交的一纸投名状。那不是生命,是被用来遮掩“适龄青年”野心的工具,是一种所谓稳赚不赔的人口投资,又或者说是活生生的养老储蓄金。
她们总喜欢说自己最怕泯然众人,然而其实她们最怕的是自己没有泯然众人。比起格格不入地表露真心,躲在庞然大物背后随波逐流才能让她们感到安全。然而敷衍了事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察觉出来的,不论用于孩子,还是人生。
所以她们最爱看的戏码往往是,孩子不必精心灌溉,可以出人头地,就像随处可见的石头,突然哪一天就有了神通开了窍,她们就会跳出来说是自己让孩子读懂“爱”的真谛,理应鸡犬升天,而后孩子衣锦还乡、彩衣娱亲是她们梦中的场景,就像是哪吒自述天生地养无父无母,却最后依旧要和李靖表演父慈子孝合家欢的结局一样。
她们的爱更像是一种表演,社会告诉她们应该“爱”,并且手把手教她们应该这样“爱”,于是她们就觉得是爱了。但事实是一点都不爱。不仅她们是傀儡,出现在她们面前的孩子也因为适时才成为了对象。也就是,她们需要表演舞台,而舞台也出现了。最可笑的是,她们甚至会因为表演而深陷自我感动。
—
而孩子们也很奇怪,即使知道自己是不被爱的,她们中很多人依旧是根本无法接受自己是不被爱的。即使明知是谎言,一个人也不能承认母父并不爱她,这是自我虚弱的表现。说到底还是因为染上这门绝症,患者拒绝刮骨疗毒,她们往往会预设母父是无条件爱她们这个前提,然后大多数悲剧都因此而诞生,毕竟被爱着的人伤害,滋味确实很难熬。于是她们付出一切开始购买她们想象中的所谓的“爱”,最后赔的血本无归。
你不被爱是因为你的诞生并非母亲的真正希望,你需要为你的生命在日后付出无数赎金,她们才肯认证你属于你自己,这说起来当然很荒唐。但这是存在的事实。
生下你的她们连最基本的自我认知都没有,她们对自我、爱、婚姻、家庭这些概念全都一知半解甚至从未思索过,面对来处一片空白,面对归途浑浑噩噩,她们在这种关系中湮灭,成为被夺舍的傀儡,又如何给你指引前进的方向?
你首先得接受,你可能是不被她们所爱的,也得直面她们从来不会给你一个答案的事实。她们本身对你并无多少爱意,那你对着那些几乎可以省略不计的爱意自我感动是为了赚自己眼泪么。否定母父是否就那么难?是否值得你一方面幻想出深挚动人的母父形象,一方面又不停地忍受母父的精神虐待?你一面血书痛斥暴力,一面又低头屈服于暴力,是不是太难堪了。
其实没关系的,放轻松一点,你只是被上天短暂寄存在那些人那里,你是被这个自然世界所期待的存在,只是她一时不慎给你挑错了监护人,但你是你。
人生在世这么多年,何必和不爱你的人死磕到底。
——
@作者:因女人后知后觉顺从主流成妻为奴,即使还有爱能够分给女儿,那爱里本身也就带着毒。这篇是从女儿的角度如何去看待妻母、看待自我。女儿们不必从妻母身上追逐自己生命的意义,她尚且无知无觉的就生下你,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有看清,又如何告诉你答案。这个答案要你自己去寻。/
每一个监护人都可以说我是第一次当监护人,但你们每一个都曾经当过孩子。
—@还有生了好几个孩子的母父,开口依然是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喜欢逃避的往往是这些所谓的家长,成年人。
我以前问过我妈,我姐作为第一个孩子,10岁前你们把她丢到姥姥那里,既然生活贫困,为什么后面还要生。结果我妈一个字不识的农村妇女竟然能说出那是一条生命这种我觉得和她平日说话风格截然不同的话来。可是孩子是突然一下就出生的吗?和你们没关系吗?恰恰相反,和你们关系最大,我妈都守不住自己的子宫,让生几个就生几个,甚至在有了我弟的后面几年,又怀过一对双胞胎,说是♂的。但是当时我生物爹以忙着上班为由没管,后面流了。
我跟我妈上次争吵,我就说了,你的苦难从来不是我们给你的,而我和我姐的苦难却和你有莫大的关系。以为了我们好为由,然而我们哪一次不是越来越不好,甚至更糟糕。作出的每一个决策甚至都不是利我们的,都是伤害到我们的,我是真不需要这种“好”,我消受不起。/
从小母父就经常吵架,每次都是我爹找茬,诸如菜太咸了、饭太烫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动干戈。也全然不会顾及我在场。我在屋内写作业实在是烦透了,就出去说别争吵了,并且会帮助我妈,因为本身就是我爸的问题,然后我爸就会把炮口转而对向我,而我妈根本就不会维护我。现在也是外人说我那不好、这不好,我妈很少反驳,别人是孩子不咋地也得装,还得编硬夸,我妈是说哪有天天自己夸自己家孩子的。明明我想表达的是她从来就不会维护我们,哪怕我在场听出来那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她只会说我想多了,就算她承认了,也不过是轻描淡写地一句“人不就说了那一次嘛”。我觉得她不信任我们,这是我从小就发现的事情。
@作者:所以,破除最大的迷信:母父都是爱孩子的,不是所有妻母都会爱女儿的,甚至很可能不爱。倒是孩子很容易因为血缘而对妻母产生依赖。
—@每次我俩吵架厉害的时候她都会对我说:没良心,心狠,你觉得你很委屈吗,你好好想想吧……
我对这些话一点反应都无,就是不会产生难过这类的情绪,现在想想或许就是内心感受不到她多爱,所以内心给了我最真实的反馈。哪怕我当时表达不出来这种感受,但内心给了我最真实最本能的反应。
我一直认为我会委屈难过是因为我在乎。然而她那样说我,我都没反应,看来是知道她根本就不爱,所以我根本不需要有这种多余的情绪。在我第一次了解到妻母非母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想怎么会有这么恰当的词形容我和她之间的关系,妻母从不是我真正的母。以前在漂流瓶许下过下辈子还要和家人在一起,我爱妈妈的愿望。作为当时还年少的我,或许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为我许过的无数次类似的内容感到恶心。
//
@豆瓣生活组某妻母发帖,五岁女儿对妻母说:“妈妈,我觉得爸爸好像没有我那么爱你。”
妻母被聪明敏感的女儿戳破心事,不知道怎么答复,回避了女儿问题。
评论分为几派吵架。
其中某个恶毒评论看似善意委婉地劝妻母欺骗女儿爸爸其实很爱她。
妻母最后的回应是:虽然我老公巴拉巴拉,但他其实对我挺好的。所以只要老公按时打钱记得回家就行了,情绪价值就靠我宝贝女儿了。”
🤮了。
某转发:我就是你长大后的女儿,被妈当了十几年的情绪垃圾桶。现在已经跟她断联了。
—@作者:很多女人生女儿的原因是知道女儿会无条件地爱她。
//
@其实没这么复杂,生殖行为罢了,我们可以将自己视为生物,只是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生命一样,同样地,死亡也是生命体正常经历的一部分。生命的起源和终结都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的。
//
@就……怎么说呢。我明明知道她的行为对我很粗暴,但她大部分时间对我很好的(好恋爱脑的发言……)。感觉像被pua了一样,给我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偏偏我还真就被掌控住了。
她毕竟是我的骨肉至亲,道理我都懂,但挣扎起来真的好难。总算理解了小说里的那些被pua人的思想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妻母就是这个目的,因为只有长期黑暗里的那一束微光才显得弥足珍贵!呵呵
—@只能远离才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