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讨好型人格女孩
总会有姊妹问,光是逃离原生家庭还不够,怎么才能彻底断绝精神上的联系,其实之前我也说过,可怕的不是母父,是被你自己内化的母父,这才是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
以前我年纪小不经事的时候,总以“乖”“听话”而自豪,这点掣肘曾被无数年长于我的人有意无意利用令我很难回绝不适之请,后来又因为我的叛逆屡次尝试回绝而导致我无法正常与任何与我非平辈之人正常交流,总要进行长期的心理建设才敢面对面或者直接语音对话,被我戏称之为“年长者恐惧症”。
细想这点向上讨好的毛病我几乎是在我妈身上养成的,我幼时听到我妈拿别人家孩子比较说她们如何如何不好还暗自开心,努力地一处一处按照她对我的要求来行事,以此想获得称赞夸奖来成为她的骄傲,她也一直有恃无恐地以此挟持住我,给我精心打造一个密不透风的圈地让我削足适履地往里面使劲钻。其实这么说也不能算幼时,就是直到大学我也不曾摆脱桎梏,即使那时她几乎很少和我对话了,我也没有能解脱。
这是一场浸染在权力中的无声驯化。
直到现在,我也不能测算她究竟控制欲强盛与否,只是明白所有的传统中国父权家庭对待孩子都是这样的习惯。人类是需要爱的没有错,但因为这里的人不懂爱,所以孩子得不到充足的爱,孩子又因为不被爱所以渴望爱,总觉得自己如果让大人满意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爱,将依附当依赖是将毒药当解药,因为被欺哄还越陷越深,属实难堪又难看。
一切的转机是,终于有一天我腻烦了她给我塑造的假想世界,也厌倦了重复的角色扮演游戏,我开始尝试打碎原来的我、试图重新拼凑。慢慢地,我才逐渐发现想要获得她人的认可来稳固自我本来就是迷局,这种伪命题当不得真。我也是后来突破了这一层虚妄之境,才惊觉追寻自我的重要,从画地为牢的陷阱中慢慢走了出来。当然,即使是现在的我面对其他人这种精神上的枷锁依旧像个小女孩一样手足无措,也不敢说一句“不过如此”,因为那太沉重了。
可是我那时不懂,她满意的并非是“我”,而是她规划中的我,她眼里应似的我,她希望表现某种模样的我。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样的我一定要“优秀”,一旦不够“优秀”就不是我。
她真正想要的并非我本人,而是符合她想象的我。于是我终于不再相信她对我说的“一切都只是希望我快乐”。
这大概就是等人薛定谔的爱。
所以我认为是这样,觉察到自己对自己的虐待(虐待自己是被扭曲后的,非常不自然的状态),就要放纵自己真实情绪出去。
就是拒绝讨好型人格,男权社会的女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的,就是按照对方喜欢的的模样去塑造自己,不要这样,你一发现自己有迎合的趋势,就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去无视别人的眼光,或许可以试试。
——
@我也是一样的!大学时还会自我满足我在家族的表现和“人设”是乖巧听话懂事,一毕业开始催婚催育,我就觉得她们对我的爱不是我想象中的无私,掺杂了控制和打压…然后我很幸运,差不多都是在外地工作生活,一定程度上给了自己成长的空间时间。特别是今年,觉醒意识以后的践行,我自己也能感觉到与之前不同的自由
—@作者:真好,大家都在践行自我,真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
@我以前也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活得很累很压抑。后来女权意识觉醒后,我开始慢慢改变了,不再把旁人的需求和评价放在第一位。我要做我自己,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