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造偶的必然失败
我最近对于所谓的丧偶式育儿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现在可以少提什么丧偶式育儿了,重新定义应该是自作多情式造“偶”育儿的失败情形,因为这个所谓的“配偶”是完全虚假的、生造出来的词汇,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导致结果表现为“丧偶”,也就是说这种育儿模式的探索必然失败。
简单点说就是没有偶就不会丧,为什么一再造父造夫却依旧没有减轻家庭内母亲的负担,那是因为子别本身就没法承担生育这个责任,所以不应该给他们这种权力,你以为是合作但实际上他们不仅没法承担责任还要分去母亲的注意力和精力,你白白让渡权力不说,还增添了自己的负担,导致母亲不仅要照顾幼儿还要照顾成年巨婴,纵容成年巨婴长大成人后依旧在吸其他母亲的血。
我看等国绝大多数小孩的精神走向和性格形成或多或少都是由母亲来延展脉络的,是由母亲提供孩子安全感和最初的精神支撑。而男人在孩子成长期间除了恐吓威胁没起任何作用,但他们往往都不承认这一点。每个人都不承认,每个爹之所以为爹就是因为他们爹味四溢,让人看到就想问他们到底算个什么东西。除了给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的说教和规训也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并没有在育儿,本来宣告的是一对一性缘关系合作育儿就是彻底的失败。
孩子之所以一直纠结于母亲不够爱她,就是她们期待来自母亲无条件的爱。丧偶式育儿下怎么都没有说想要爹爱她们的?为什么默认爹在育儿上的缺席值得纵容,对于他们逃避育儿责任习以为常?就这个伪爹根本没法给孩子精神滋养,还要抢她妈仅剩的一点,孩子根本不期待他们能做什么,反而巴不得他们不存在。其实母女应该是最能理解彼此存在的,父权让一切都畸形了。
“父”这种成年巨婴不仅不能给育儿提供帮助还要吸母的血导致母分身乏术,一边又在逼着没有生育意愿没做好生育准备的女人不停地生生生,女人把对压迫她们的一腔愤恨又发泄给更弱势的孩子,导致的就是女人惨,女人生的孩子惨,又因为孩子是女性,女儿和婚母就轮回发生悲剧。
为什么父系人都会有弑父情结?为什么会说没有爸爸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包括弑母案全是父权走向极端的一种异化,恋父弑母是完全虚无的、被谎言欺骗了的,实际上恨的依旧是父,因为婚母受父权掣肘无法提供给孩子一种自由舒展安逸的成长环境而导致心理畸形,又因为被表层谎言欺骗而找错真凶。
还有父权资源这一说也很虚伪的,说“父”可以提供更多物质和钱,但本来这些就是从母和幼崽手里抢走的。女男同工不同酬、剥夺女性继承权等等就是在无理由抢夺女性和幼崽的生存资源,然后再由男人假装自己“可以比女人挣更多钱”以推出家庭不可以没有“父”——但这种假象已经被女权区证伪过多次。
正因为父夫都是虚假的,要减轻母亲负担只能靠社会化育儿和女性联盟来托举。母系目前最重要的即是收复母别本应拥有的权力和资源(选择单身生育和选择不婚不育皆是自主权的表现之一)。将一对一异性性缘关系家庭归为原子单位本质就是为了拆解女性联盟力量各个突破、剥削个体女性罢了,所以才会说解绑婚、育、性、爱势在必得。
所以女人与其强调让男人负起他们的虚责,还不如停止造夫造父才算是造福后代。麻烦就别总指望男的“变好”了吧。
——
@铁齿铜牙呜喵喵:【婚姻】是造来向男性提供子宫及后代,不是向女性提供育儿协助的,它就没这个功能。【对偶性缘关系】是用来给这个子宫掠夺做预科班的,不是用来享受爱情的。什么丧偶育儿、共同育儿、男人出轨、女人忠贞都是父权语境下的伪概念。第一性原本就可以母系育儿。
——
@父系人那段说得好棒啊!(为什么不可以复制内容😭)最近在思考为什么我两个舅家的兄弟在相同的“大男子主义”父亲的熏陶下长为表现不一样的“父系人”。我哥表现为对父亲的极端崇拜盲从愚孝,我弟是对父亲的痛恨。可是即使是和我讨论这个问题的我弟也依旧是父系的男人,不敢反叛家庭不敢对自己痛恨的父亲宣告不养老(因为他还是可以通过结婚,成为父和夫),对他来说只要恨自己的父亲就好,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害,而不像任何类似家庭的女儿们一样。
—@作者:男人对个体小爹的恨/爱并不妨碍牠们会想要成为小爹。这也是我之前说过的,大多数男人为什么自认是父权下的牺牲品也依旧在维系父权——厌女、保证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在牠们看来就是那根胡萝卜。
@Microsoft Edge 加载项 用microsoftedge软件,下载:“复制Superior”这一插件即可复制(电脑)。(^▽^)